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3 (第3/5页)
同,关心的焦点亦有不同。 「我刚刚看完金庸的传记,内容颇有趣。」有一次吃晚饭时我对她说。 「原来金庸读中学时曾经在学校的壁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讽喻校内一位令人讨厌的训导主任,讲出了学生们想讲又不敢讲的话,令同学们拍手称快。」我深受共鸣地说:「所以,有时候,讽刺其实只是以b较尖刻的手法去表达一些思想,并不一定等於反叛。」 「那麽,金庸的下场呢?」曾远珊问。 「还用说,当然立即被学校开除了。」我笑说。 她叹了一口气,不再说话。 这正是我跟她不同之处,她做每一件事都会先权衡轻重,想清楚後果,然後再衡量别人的观感。可以说,这种凡事想得太多的倾向有时候反而成为她的缺点。而我则习惯畅所yu言,自由快活,做自己喜欢的事,对旁人的想法从来不放在心上。 当我们渐渐发展到已经完全熟悉对方脾气的地埗时,两人之间的差距也变得愈来愈明显。 某天她忽然不好意思地说:「我近来常常外出吃饭,mama问我是不是交了男朋友。」眉宇间掩不住一丝窃喜。 「啊,你怎麽回答?」我有点紧张。我还没有忘记她mama告诉曾远珊入大学前不要交男朋友这番话。这一年来,我们的交往尽量保持低调。 「我?我保持缄默,装作听不见的样子,每次我一这样她便拿我没办法。」她俏脸微微一红,嗔说:「但她也开始学乖,懂得旁敲侧击。今次见我不肯开口,竟然说我等於默认,取笑我说要把男朋友带回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